閱讀這本書的時間有些超過我預定的十天,當然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最近較為忙碌,所以花了近二十天才將這本書翻完。
其實早在去年,華樂絲語文顧問就曾寄此書與How to Write and Submit an Academic Paper in 18 weeks (請參見:讀書心得:How to write and submit an academic paper in 16 weeks) ,希望我幫他們寫推薦,結果我只為後者寫了推薦與讀書心得,並沒有針對這本作介紹。其實去年沒讀此書的主因是:我已經參加過國內外會議十多個以上,我覺得我很有經驗,還有必要讀這本書嗎?另外,書名可能會讓人家困惑的是:這本書是針對 poster presentation 而已或是一般的研討會也適用?在這雙重原因之下,我就沒讀這本書,直到過了一年之後,才有機會好好品嘗這本書的好。
網站:http://textbooks.tw/goods.php?id=2 (原價:台幣595)。
這本書可說是包涵了所有與研討會報告相關的主題,內容豐富且鉅細靡遺,可說是研討會報告的百科全書。上至研討會的形式與如何參加研討會,下至如何在研討會上與別人打交道、如何組織研討會,通通包括。
舉個書中非常實際的例子。要去研討會報告,投稿時常常先投摘要而已。要如何寫摘要,之前的文章 如何寫論文摘要? 已經介紹過了,簡潔易懂,很符合作者 Steve Wallace 一貫風格。
另外一個非常有趣的點是:許多人參加國際研討會時,常常一開始就說「很抱歉我英文不好。」這真的是浪費時間並且給人不好的印象。在美國很多人都不是英語母語者,所以大家都了解並習慣這種情況,沒有必要特別指出來。
再說另外一個實際的例子,第四章是關於 creating posters,除了介紹海報要怎麼製作與設計,裡面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字體與字型大小。裡面說明了 serif font 與 non-serif font 的差別,並說明在海報上運用不同的字體會有不同的效果。
這本書一個啟發我的部分就是關於 networking at conferences,也就是在研討會如何與別人建立人際關係。裡面在第二章 attending and participating at conferences 就提到參加研討會的策略,除了要在事前先看看研討會的議程,在參加時還得有策略:多看看大教授與期刊編輯的sessions。透過參加這些場次,你可以了解他們在研究上所面臨的挑戰與他們的解決方式。此外,透過這種方式建立關係,也是建立你學術聲望的一小步。如果你的研究是與他們的研究相關,還可以針對你的文章交換意見,或許這些意見就是決定你的文章可不可以發表的關鍵。此外,當你快畢業時,這些人脈也可能關係著你未來的工作,或許他們就是你未來的老闆也不一 定。
此外,善用你的教授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與你老闆一同參加研討會,先調查清楚你老闆會參加哪些社交活動,並問他你是否可以隨他一同參加。好老闆通常都不會吝惜介紹自己的學生給其它教授,但在這之前,記得作一些功課:準備各種不同長度的自我介紹。這點真的很重要,隨身帶著名片就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幫助你建立人際關係、找工作的方法。書中還提了不少開啟話題的方式,都是簡單易用的。以讚美開始,像是 That was a great talk! 適時的讚美與提問,將對方的研究與你的扯上關係,別人就會好奇你的研究,這樣話匣子就打開了。關於社交能力這部分,可參考我之前寫過的訪談與說話技巧,我相信兩者相輔相成,再加上一些練習,這就會變成你的能力了。
參加國際研討會時,通常你作完簡報之後,會有Q&A時間。許多剛開始參加研討會的人都對這Q&A時間非常害怕,其實沒必要這樣。別人問你的肯定是與你研究相關的,90%的問題你應該都有答案而且你多半也能預料到別人會提出這些問題,依照書上建議的:repeat-respond-review 三個步驟,先重複對方的問題 (避免其它聽眾聽不清楚,也可以趁機釐清一下對方的問題並思考答案),接著回答,最後再問對方是否回答了他的問題。但問題是:如果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怎麼辦?書上就提供了幾個技巧 (見頁101),比如說請台下更有威望的專家來回答這個問題,或是請別人釐清一下問題,你趁這時候思考一下。當然,有一種方式是用你自己的話將問題重述一次,這不僅給你時間思考,也讓你將問題導引到你可以控制的方向。當然,有時候承認不知道答案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也可以請別人在會後跟你討論。如果你真的很好面子或是聽不懂問題,大絕招就是:回答不同的問題。如果提問者真的不滿意,通常會在會後跟你另外談。如果還是繼續糾纏,那就簡單地說:Great question, but it quite specific to your field and does not concern everyone here. Please see me after the talk and we can go into more detail about it. (參見頁102)。連打帶消,應該可以應付絕大部分的情況了。
說完了這本書的各種優點,身為一個讀者,我的確也有一些自己的意見。
1. 這本書很可惜沒有很詳細談到如何選擇、搜尋研討會。這部分請配合我以前寫過的文章:如何尋找國際研討會訊息?與如何尋找國內研討會訊息?會更有幫助。
2. 這本書雖然鉅細靡遺,但這樣的結果就是有點乾,比較會讓人讀不下去或是想要跳過去。如果是沒參加過研討會的研究生,我建議先挑幾個相關章節讀一讀,以免失去閱讀的樂趣;如果你參加過研討會,因為有了切身經驗,你會更能理解為什麼作者提出各種建議,而發現這本書珍貴之處。此外,我覺得這本書的觀點很特別也很實在,裡面有不少與文化差異有關的點是我從沒注意到的,這對以後要在國外報告、工作的人來說,挺需要學習的。
3. 這本書的購買管道實在是太不多元了。金石堂沒這類書,博客來沒有,只能到該出版社的網站或是到誠品,我覺得挺不便利的。
4. 我了解此書的專業性與獨特性,但這本書正文共138頁,售價台幣595元,對於研究生來說其實負擔不小,而且其它網路書店最多也只有9折而已。如果價格能考量到研究生可憐的荷包的話,會造福更多人的。好歹從研究生2.0連過去有個優惠或是放個coupon給研究生2.0的網友。
總而言之,這是本參加研討會的人必看的書,裡面在不經意的小地方,你都會發現寶貴的經驗與技巧,讓你以後參加研討會更有信心,能與更多的學者交流。
購買方式:華樂絲專業學術書籍 (原價595,無折扣)、誠品 (9折,$536)、三民(95折,$565)
這本書英文頗淺顯易懂,應該不太有閱讀上的困難。這裡有<內容大綱>、<章節目錄>與<試讀內容>,大家可以評估後視經濟狀況與需求購買或合購。
Disclaimer: 此書華樂絲語文顧問所贊助。為求能有不受出版社影響的書評,本人除此書外,並未收取任何形式之撰稿費。標籤: 英文寫作, 學術會議, 應對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