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你的抉擇,你的committee!

本篇內容可能不適用於台灣或其它地區,閱讀時請慎思!
好一陣子沒更新部落格,主要原因是忙著 dissertation proposal defense,也就是傳說中的資格考。一般來說,博士班的資格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 comprehensive exam,內容是與必修課程相關的,可能是 take-home exam,也有可能是當場考試;另一種則是 dissertation proposal defense,就是學位論文計畫書答辯。通過博士班資格考之後,再完成一些相關手續,就是所謂的博士候選人 (PhD candidate) 了。
很明顯地,在我所就讀的研究所是採取 dissertation proposal defense,所以今天才能寫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我們學校有個與其它學校不同的地方,在學位論文計畫書答辯的時候,連同指導教授一共要五位口試委員,但在正式學位論文答辯的時候,只要有三位口試委員(含指導教授) 即可。有些學校則是計畫書答辯時有三位口試委員,正式答辯則有五位。我覺得兩種都有道理,就看你怎麼說了。這不是本篇重點,先略過不提。
在答辯之前,通常指導教授會與你討論口試委員人員,並依照你個人的喜好、人際關係與個人興趣,給出適切的建議。相對地,我記得我在台灣讀碩士的時候,是由我的指導教授「決定」口試委員,有時候甚至先聯絡這些口試委員,再交由學生聯絡,確定日期。這兩種截然不同決定口委的方式,讓我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就請大家繼續耐心看下去。
由於要找其餘四位口試委員,其中三位可在自己的 department 或 school 裡面找 (ps. 台灣通常不行,要一位同校非本系,一位外校才行),outside member 可以是同校,只要不同系即可,在我與指導教授討論口試委員的時候,要考量的因素很多,除了各位老師的學術專長,有時候還要考慮你以後 career 的方向,以及這些口委寫的推薦信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你不會想要你的 team 完全是有 assistantant professors 所組成,總要有幾個 full professor 在裡面,未來會給你不少的幫助。
在選擇口委的時候,我一時鬼迷心竅,打算找一位大老,他一開始也同意了,不過他說我們要談一談,問題就是這麼發生的。在我們 meeting 的時候,他坦誠地告訴我他不是很喜歡我的研究設計,希望我全部重寫……
聽到他說這些,還真是晴天霹靂啊!欲哭無淚都算是委婉的形容詞了……
在跟我指導教授談過,我們就決定把他排除在 committee 之外了,當然原因有不少,但主要原因是不 match,這位老師所提的建議不錯,不過真的不是我的研究興趣,也不是我論文的重點,所以我們就寫了一封很客氣的信,謝謝他的建議,但因為研究興趣與重點不一樣,我們覺得找另外更適合的口試委員對我的研究比較有幫助
要避免作的,就是在信中寫一大堆理由,然後才很委婉地說可能會考慮其它的口試委員。這種信太委婉了,美國人看不懂,只要說興趣不 match 即可,誠懇謝謝對方。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如果發生這種事,請先找好遞補的人員,不要到時候兩頭空就難看了。在美國事前更換 committee members 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且履見不鮮;fire 指導教授也不是什麼大新聞,倒是我經歷了之後才覺得我少見多怪,心裡一直怕那個老師暗中記恨我…
Anyway, 重點就是我考過了,也祝大家研究順利!

3 則留言:

  1. 這種「人算不如天算」的情形還真的是偶爾會遇到。幸好最後還是通過了。

    恭喜你!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回覆刪除
  2. 原來你在國外唸博士啊! 還花時間整理這麼多對研究生有用的文章,真佩服...

    回覆刪除
  3. 感謝準棒大駕光臨~最近如何?

    @Tracy,

    是啊,寫部落格的原因其實是加強我自己記憶與讓我中文不退步太快,就一直寫下去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