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唸博士班學到的事
黃佳欣
台灣大學昆蟲系暨研究所
cacbug@gmail.com
我目前是台大昆蟲所博士班的學生,對於四年多的研究生涯有不少的體會及想法,藉由研究生2.0版主提供的機會希望跟各位研究生們分享,基本上是我自己針對在台灣唸博士班的看法。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上不難發現各式各樣能夠幫助研究的方法或是資源,例如研究生2.0 就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而我這次想要寫一些關於念博士班的態度,尤其分享給念生命科學領域的同學或是未來的博士生們。
# 認清攻讀博士學位的定位
如果看過Matt Might 圖解什麼是博士,一定還記得,所謂的博士就是努力並達成突破知識邊界上的一個點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written by Matt Might, what a PhD is to push the boundary of knowledge to give away.)
攻讀博士學位是邁入專業領域的工作,並非僅僅嘗試看看或是來找尋人生新方向;尤其博士班需要在現有的知識邊界有所突破,嚴格說起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加上時間的投資經常是四年以上,時間的寶貴是不在話下,並且當拿到學位之後,便成為某個小領域的專家,未來的路絕對不寬廣反而是越專門而變得狹窄,因此需要在開始的時候認定攻讀博士學位的目標。
在西方國家,攻讀博士學位通常是需要申請到一筆獎學金(由學校或是其他單位提供),由獎學金支付研究時期的經費(包括學費與生活費)才能夠就讀,因此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是屬於有薪資給付的研究工作者,此外獎學金的給付有規定年限(3-4年),必須在規定的年限裡取得博士學位。反觀台灣的博士班環境,生活費的給付則是依靠指導教授的計畫與部分教育部的補助(有時系上太多研究生,補助的金額會減少),並不是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因此頗為辛苦!於是,在攻讀博士班前,經濟壓力的問題應該要仔細地衡量。指導教授是否能夠提供經費支持讀博士班期間的生活費?而經費的提供有多少年?事先將這個經濟問題搞定,接下來才能夠全心全意做研究!
# 喜愛你的研究主題
當我開始進研究所就讀時,我只想要研究一個自己非常有興趣的主題,但是沒有老師做相關的研究領域,並且無法指導我進行這個題目。後來,有位學長告訴我:「好的研究者是不管遇到什麼題目都能夠完成,不能夠只選自己喜愛的主題去研究。」於是,我捨棄原本的自以為很重要又有趣的題目,轉而從新開始探索新的研究主題;現在我對於目前的研究內容有了不少的心得並且從中得到樂趣!那要如何對陌生的主題產生興趣並且開始樂愛這個主題呢?
首先,秉持每個研究主題都是有趣的想法。初接觸到一個陌生的主題,通常不會馬上感受到該主題吸引人的地方,往往會因為不了解該領域的專有名詞以及來龍去脈而卻步,但是每個主題都必定有其趣味與值得深入研究之處。簡單地來想,從以前到現在每位科學家研究著各式各樣的主題,當我們閱讀科學家的傳記或是聽聞他們的訪談內容,都會發現他們在自己研究的領域主題裡獲得快樂,找到有趣的問題想要去回答。當一開始進入博士班的時候,感覺這似乎遙不可及,然而要怎麼做呢?收集足夠的文獻,大量閱讀。藉由大量閱讀該主題的相關題材,便逐漸能夠挖掘出這個領域裡面有趣或是重要的問題,也會比較能夠了解主題並且解決重要的問題。其次,記得博士學位是要訓練一個能夠獨立研究的人才,因此博士的充分條件是要能夠獨自針對一個主題去探究。這與尋找主題的問題與樂趣是相輔相成的。最後,與該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透過他們對於該領域的熟悉程度,能夠快速地帶領我們發現問題的所在,樂趣的所在!
# 研究無國界
當開始攻讀博士學位的那一剎那,我們就來到世界的舞台。因為科學研究是無國界的工作,與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研究者形成一條無形卻真實的連結。每位研究生都需要閱讀如浪潮般連綿不絕的研究文獻,儘管是一段辛苦的過程,這卻是與其他研究者最真實的接觸。當我攻讀研究所的第一年,開始閱讀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經常閱讀到一個在巴塞隆納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文章,於是在碩士班第一年結束後,獨自參加國際研討會,期待與該研究團隊實際接觸。由於有了面對面的討論與晚上的pub之旅,遂而成為很好的朋友,在研究所的這幾年都不斷地與該團隊的教授有書信往來,也直接對於我的研究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現在,藉由國科會千里馬計畫提供的機會,我目前來到巴塞隆納加入該研究團隊,進行一年的短期研究。
# 於國際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
台灣學術界對於數字與量化的數據著實地迷戀,發表在 SCI 與 IF 高的期刊是最高宗旨,縱然這樣的期待存在缺點並飽受非議之聲,然而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作為一個研究者,分享自己研究的成果給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情,面對面的解釋當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總不能到世界各地去分享,於是透過文章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努力與成果便是絕佳的管道。例如 Science 與 Nature 是科學領域必讀的兩大期刊,假若能夠發表這兩個期刊上的文章被閱讀到的機會是能夠預想的到!此外,發表在自己相關領域 IF 高的期刊,也是有同樣的效果。如此一來,說不定會找到有共同研究興趣的知音呢!
投稿到 SCI 的期刊是一種學習與挑戰。我自己第一次投稿就被拒絕了,收到拒絕信的當下心情當然難過,然而仔細閱讀審稿人﹝reviewers﹞的意見之後,我發現到他們對於實驗提出的疑問與建議是我自己原本忽略的,而且他們挑毛病的能力確實驚人,在此同時我發現並學習審稿人是如何進行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來檢視我的文章,尤其這些審稿人通常都有一定的學術地位,透過這樣的投稿過程可以窺見他們提出那些專業的意見,這何嘗不是一種最直接的學習!接下來,如何挑戰他們挑剔的眼睛,將是一番苦戰了!
# 英語能力與參加國際研討會
英語能力的培養基本上是讀博士班的必備基本功。當今科學的共同語言是英語,閱讀的能力培養,多讀文獻便能夠有所增進,然而口說的能力更為重要,尤其在參加國際研討會時,與其他人討論研究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經驗。前面我有提過開始念博士班就是進到世界的舞台,參加國際研討會則是與世界直接接軌的管道之一,平常閱讀文獻僅能夠獲得片段的資訊,面對面與各地研究者交談,可以學習到更進一步的觀念。對日後再次閱讀相同作者的文章,心中也會出現不同的感受。參加研討會不僅能夠了解該領域研究的趨勢,而且可以替自己的研究設定工作進度,排定實驗的時間表,參加會議的內容便成為近期研究報告作為後續研究的參考。此外,報告自己的研究內容給其他國外研究者,幸運的話還可能遇到伯樂!參加國際研討會可事先向國科會、教育部或是基金會申請補助,如果順利拿到補助,在會議結束之後還可以順道在舉辦會議的城市四處逛逛,算是一種省錢的自助旅行!
英語與中文同樣是用來溝通的語言,中文可以說得好但是英語卻好像都學不好,縱使學習英語的方法千百種,我認為唯獨是「投入多少時間在使用」這個語言的差別。英語系國家的人一天用英語的時間幾乎有16個小時,但是非英語系國家的人一周有沒有使用英語16個小時呢?
結語
攻讀博士學位絕對需要一種追求知識的熱情,而這種熱情不是空穴來風,是需要培養與練習。當這樣的熱情建立之後,對於研究生活的辛苦反而能夠甘之如飴。以我自己為例子,我到現在都很享受自己的研究生活,儘管研究的過程並不是非常順遂,研究主題就換了三次,是件很「囧」的事情!在這裡用「囧」這個字其實非常有趣,因為現代人用這個字表示是件腦殘還帶有點灰暗的意味,有點像小丸子的爺爺有落葉飄過的感覺,但是古義則解釋為「光明」之義!或許是有這些「囧」事件,讓我能夠在這段研究生涯得到一絲絲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