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得有點晚,構思一段時間,但遲遲抽不出空來完成。今天好不容易擠出點時間來完成,如何大家過年不知道要作什麼,以後又計畫要申請美國的博士班,那不妨可看看這部電影:豪門保姆日記 (The Nanny Diaries)。
雖然 2010 年美國申請入學大部分已經都截止了,但我想寫一寫我自己的經驗與看法,或許對以後要申請國外博士班的人有些幫助。今年我有幸成為 admission committee 的學生代表之一,在這段期間之內看了不少人的 application,從中學到了老師們和研究所是怎麼挑選學生的。這部分可說的很多,但今天要講的是其中一個重點:講個好故事。
如果不從一個研究所入學的角度或是質化研究的角度來看,《豪門保姆日記》在 IMDB 只得到 6.1 out of 10 的評價,我想原因大概是劇情張力不夠、娛樂效果不夠等等,這些大家如果看了電影,應該能說出一堆。不過如果這整個故事作為研究所入學申請的 statement of purpose,我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故事!
如果大家還沒有看之前,請調整一下角度:如果你是人類學方面的教授,你會錄取這個學生嗎?
整部片是用倒敘法的方式編排,女主角在經歷許多事情之後,對不同民族的人教養小孩的方式有了極大的興趣,因此想要繼續深造。而她的經歷就成為一個很好的故事: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子,為了賺取生活費及找尋將來方向,進入豪門當保姆的所見、所聞與所思。
這跟申請博士班有什麼關係呢?這裡就要提及我個人觀察到的東西方文化差異,或許不完全正確,但可以提供作為參考。在東方文化裡,申請工作時,你會強調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會強調自己的能力與資格,這點當然非常重要。在西方社會裡,除了強調這一部分外,還要說出自己對這個工作的熱情與期待。這方面的差異在申請學校的時候也一樣適用。在我們一致覺得非常好的入學申請,除了很清楚地說出自己未來研究方向與興趣,說說自己的背景故事與以往的經歷怎麼引導你到申請博士班,這點絕對可以加上不少分。
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經歷了轉系、進入職場工作或教書,轉了一圈之後才決定再來讀博士班,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很多時候還可以加分。在申請時,就要特別強調:為什麼忽然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為什麼有了穩定工作之後,想繼續進修?常見的理由不外乎是遇到什麼困境想要突破、工作/教而後知不足等等,所以這些因素引領你想繼續在學海裡探索。如果還不知道寫什麼,我想這部豪門保姆日記應該會提供你一些線索,裡頭的女主角不正是如此嗎?
適時展現熱情,說個好故事,把你個人經歷與為什麼要就讀博士班連結起來,相信一定能為你加分不少。切記切記,申請國外學校,不要把像下面一樣的自傳,寫到你的申請書裡面:
自小生長在小康之家,父親為___,母親為家庭主婦,弟弟則正在就讀_____。由於父母______,個性就_______,喜歡_______。
這不僅不適合,更讓教授們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說個好故事,說說你的熱情,這才會讓教授們眼睛為之一亮。
最後要問各位讀者的是我上面提到的問題:如果你是人類學方面的教授,你會錄取這個學生嗎?有相關經驗、想法,也觀迎大家隨便聊聊。
標籤: 海外留學